资 讯
壹零壹工业设计案例:超薄智能手表革新之作 | FROM ZERO TO ONE
- 来 源:101工业设计
- 发 表 于:2025-11-28
- 作 者:101工业设计
- 人 气:13
设计类别:工业设计/产品设计
服务内容:外观设计/结构设计
行业属性:消毒、医疗产品
产品名称:智能手表
——壹零壹工业设计公司
当智能穿戴设备陷入“功能堆砌、审美趋同”的困局,壹零壹工业设计公司带着对“轻量体验”的深度思考,交出了这款超薄智能手表的答卷——它既是技术与美学的平衡,更是“以用户为核心”设计理念的具象表达。

一、设计背景:在“厚重”里找“轻盈”
如今的智能手表,似乎陷入了“功能越多、体积越重”的怪圈:为了容纳长续航电池、多传感器,手表厚度非常厚重,佩戴时的“负重感”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;同时,千篇一律的方正或圆形外观,也让产品失去了个性辨识度。
壹零壹工业设计团队在调研中发现:绝大多数用户认为“佩戴舒适”是智能手表的核心需求,而“轻薄”是舒适的基础;同时,年轻群体期待产品兼具“简约质感”与“个性化细节”。于是,“做一款‘轻得像没戴’,却又能承载核心功能的智能手表”,成了这次设计的起点。

二、设计思路:“减法”里的“加法”智慧
1. 超薄机身:技术让“轻”成为可能
团队首先在结构上做“减法”:通过定制微型传感器、优化电池排布,将手表厚度压缩;同时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,整机重量控制轻巧,实现“佩戴无感”的体验。
但“轻薄”不代表“功能缩水”——核心功能(心率监测、消息提醒、运动记录)被完整保留,甚至额外加入了“充电底座一体化设计”:手表底座不仅是充电器,还能通过磁吸与手表无缝贴合,既是收纳盒,也是桌面装饰,让“充电”从“刚需动作”变成“美学场景”。
2. 适配设计:让“一表”适配“万手”
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手腕尺寸,团队创新加入软胶适配零件:通过一个橙色软胶框,手表可以兼容表盘尺寸,既降低了模具成本,也让用户能根据喜好切换“精致小巧”或“大气开阔”的视觉风格,实现“一款产品,两种形态”的灵活体验。

三、设计风格:极简里的“呼吸感”
壹零壹工业设计始终坚持“少即是多”的美学逻辑,这款手表的风格可以用“极简·呼吸感”来概括:
- 机身采用“圆角矩形”的柔和轮廓,避免尖锐线条的生硬感;
- 屏幕边框做了“微弧过渡”,与机身融为一体,视觉上更显轻薄;
- 表带选用哑光质感的硅胶材质,透气孔设计既提升了佩戴舒适度,也让整体造型更具“呼吸感”,不会显得沉闷。
四、颜色:“素色”里的“点睛之笔”
在颜色选择上,团队以“百搭质感”为核心,主色调采用纯净白:柔和的白色机身适配各种穿搭风格,无论是通勤正装还是休闲运动,都不会显得突兀。
而“橙色软胶适配件”则是“点睛之笔”:明亮的橙色既打破了白色的单调,也让产品多了一份年轻活力;同时,橙色作为“安全色”,也能在运动场景中提升辨识度——细节里藏着对用户场景的精准洞察。

五、设计总结:“轻”是表象,“懂用户”是内核
这款超薄智能手表,不止是“轻薄”的物理属性,更是壹零壹工业设计“以用户为核心”的理念落地:它用“减法”解决了用户的“佩戴负担”,用“适配设计”满足了个性化需求,用“极简美学”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偏好。
从“厚重冗余”到“轻盈精致”,壹零壹工业设计没有追求“炫技式创新”,而是回归“用户感受”本身——毕竟,好的设计,从来不是“让产品更复杂”,而是“让体验更简单、更舒服”。
当这款手表轻轻贴在手腕上时,你感受到的不只是“轻”,更是壹零壹工业设计对“用户需求”的精准捕捉与温柔回应。这或许就是设计的意义:让产品成为“人的延伸”,而非“人的负担”。

内容来源于:www.101ir.com/news-s1294-c1-p1.html.

















